前沿热点综述

  • 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料研究进展

    陈洪进;姜青松;徐圆成;

    文中从基体树脂和阻燃剂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的发展,分析介绍了金属氢氧化物阻燃剂、磷系阻燃剂、膨胀型阻燃体系,以及生物基阻燃体系的阻燃机理和研究进展,全面阐述了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料的研究现状。最后,展望了电缆料领域低烟无卤阻燃技术将向高效、绿色、智能和多功能方向发展,如逐渐兴起的生物基阻燃剂。

    2025年06期 v.68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5K]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数智技术应用

  • 计及轴向传热效应的高压直流电缆接头等效稳态热路模型及应用

    王星洁;刘潇镁;蔡文博;刘英;徐海宁;杨红军;韩俊杰;

    高压直流电缆接头的内部温升是反映其运行状态的重要指标。基于线路热场特性和接头结构特征,提出一种计及轴向传热效应的高压直流电缆接头等效稳态热路模型,建立对应热平衡方程及详细求解流程,并以±160 kV直流电缆接头为例,进行稳态温度场的求解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计算数据与有限元仿真解的偏差较小,在各线芯节点上的温度偏差未超过1℃,证明所建立模型具有足够的精度;沿线芯的轴向温度分布呈现中间接头高、两侧本体低的特征,即存在由接头向本体的热量传递;随着线芯电流的增大及环境温度的升高,接头轴向传热范围变大,推荐绝热边界距离为5 m;利用所建立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接头表面温度推算线芯温度的反演方法,可结合接头表面实测温度数据,确定线芯温度分布,实现对接头运行状态及导体连接件电阻的评估。

    2025年06期 v.68 9-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4K]
    [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基于热-电耦合建模的海底电缆额定载流量提升策略分析

    王东旭;全亚明;张慧甍;王艺颖;

    随着海上风电场传输距离的不断增加,海底电缆经济性逐渐受到关注。为增加海底电缆的经济性,通过COMSOL有限元仿真软件对海底电缆额定载流量进行计算,并从增大导体截面积、改变铠装方式、优化敷设环节方面,提出了增大海底电缆额定载流量的方法。文中着重分析了铠装材质对海底电缆额定载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海底电缆采用镀锌钢丝作为铠装时,铠装根数和海底电缆额定载流量之间呈负相关;无磁不锈钢丝铠装对海底电缆额定载流量的增益较小,通常为1.7%~2.0%;铜丝铠装对海底电缆额定载流量的增益较为明显,当220 kV海底电缆截面积为1 800 mm~2时,铜丝铠装的额定载流量相较镀锌钢丝铠装提升近17%。

    2025年06期 v.68 19-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6K]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敷设间距对交联聚乙烯交流海底电缆载流量的影响

    孙艳雨;薛驰;王文超;王丽媛;赵囿林;谢卫祥;张亮亮;

    在国家双碳政策的引导下,海上风电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随着海洋资源开发逐渐向深远海发展,海底电缆的敷设及运行环境也愈加复杂。受海洋路由资源及施工的影响,海底电缆的敷设间距有所差异,对其载流量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进行常规工况下不同敷设间距对海底电缆载流量的影响分析。基于IEC 60287-1-1:2023,以220 kV交联聚乙烯(cross linked polyethylene,XLPE)交流海底电缆常规敷设工况为例,采用CYMCAP软件进行电缆载流量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海底直埋工况下,电缆载流量随敷设间距的减小而降低,且其降低幅度随敷设间距的减小而增大。陆上电缆沟工况下,受敷设环境尺寸设计限制,敷设间距对海底电缆载流量的影响长期存在,且影响程度随电缆沟尺寸的增大而逐渐减弱;当敷设间距小于1倍的电缆直径时对电缆载流量的影响最大,而当敷设间距大于1倍的电缆直径时对电缆载流量的影响基本稳定。

    2025年06期 v.68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5K]
    [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线缆研究与开发

  • 冷缩型低烟无卤聚烯烃外护套修复可靠性

    江巍;谢书鸿;蔡彬彬;张建民;孙家宋;宋汝泽;

    随着低烟无卤聚烯烃外护套电缆的广泛应用,外护套受损后的修复成为保障电缆性能与寿命的关键环节。聚焦低烟无卤聚烯烃外护套,分析其材料特性和结构设计原理,据此设计冷缩型修复方案,并采用多种试验手段,如相容性试验、防水试验、长期老化试验、抗外力冲击试验、高低温切换后切口处收缩试验、抗紫外线(ultraviolet,UV)试验、老化后浸水试验、振动试验、弯曲试验等,验证修复后电缆在油污、浸水、热老化、紫外光照射、外力作用、冷热交替后切口位移、老化后浸水、外部振动、弯曲受力等9种外部环境条件下持续运行的可靠性。综合各项试验数据,该冷缩型低烟无卤聚烯烃外护套修复方案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提高电缆系统稳定性方面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可为修复技术的优化与发展提供参考。

    2025年06期 v.68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9K]
    [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110 kV交联聚乙烯电缆用增长型抢修接头

    周宏;陈嘉威;夏军;王祥;沈兰晓;

    在高压电缆附件领域,故障线路余长不足和故障线路快速修复已成为亟待攻克的关键问题。该问题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鉴于此研发了适用于110 kV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电缆的增长型抢修接头。利用电场解析和机械解析方法,设计了增长型抢修接头的内外绝缘;接头设计完成后,通过冷热冲击试验、电气组装等方式,全面验证了其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结果表明,该抢修接头能够替代常规中间接头完成故障线路修复工作,提高修复效率。

    2025年06期 v.68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1K]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采煤机光纤复合橡套软电缆的研制

    朱峰林;

    针对采煤机橡套软电缆控制线芯易损坏,且不支持远距离通信和高速数据传输,无法满足煤矿智能化开采时机载摄像头、控制和传感设备数据传输需求,研制了一种新型采煤机光纤复合橡套软电缆。介绍了改进后采煤机光纤复合橡套软电缆的总体结构设计及关键工艺控制,进行了电气性能、阻燃性能、机械性能等性能测试,还通过应用实例验证所研制电缆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所研制电缆的性能均符合设计要求,可为地下采掘装备的电源连接用拖拽型光纤复合电缆的设计提供借鉴参考。

    2025年06期 v.68 4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2K]
    [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尼龙护套电力电缆的机械防护性能

    陆正荣;孙义兴;

    为深入研究尼龙护套电力电缆的机械防护性能,基于常见的电缆护套损伤类型及尼龙护套材料特性,探讨其在机械防护方面的优势。随后,结合电缆结构设计、大外径电缆工艺实现,以及工程验证分析,阐述尼龙护套电力电缆在提升电缆机械性能、增强可靠性和延长使用寿命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尼龙护套电力电缆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2025年06期 v.68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3K]
    [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敷设运行与维护

  • CPVC电缆保护管性能分析及优化策略

    严军;隽永飞;袁志文;陈之浩;陈俊杰;卞龙江;

    选取56个改性氯化聚氯乙烯(chlorinated polyvinyl chloride,CPVC)电缆保护管试样进行性能检测,计算各项指标检测结果与标准要求之间的相对差值,讨论分析CPVC保护管存在的性能问题,为强化保护管质量和标准优化提供参考性建议。结果表明,目前的工艺技术已经能够满足标准中对CPVC保护管最大内径、最大壁厚、环刚度的指标要求。同时分析指出,适度放宽标准中对保护管壁厚的最大限定值,或许是优化现有标准并提升保护管性能的一个可行性措施。另一方面,密度、耐外冲击性能及维卡软化温度的未达标率分别高达20%、18%和11%,是目前CPVC保护管检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亟需对相应保护管的成分设计及生产工艺做进一步有针对性的优化。

    2025年06期 v.68 6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7K]
    [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小截面铝芯电力电缆典型故障案例

    张荣;

    目前,风电场集电线路已发生多起铝芯电缆本体故障,特别是小截面铝芯电力电缆故障,其占比较高,给风电场的安全可靠运行带来了较大风险。为深入分析电缆故障成因,文中介绍了3起采用26/35 kV小截面铝芯电力电缆的典型故障案例,并对电缆样品进行解剖检查、产品检测、模拟试验等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电缆击穿的直接原因是导体在电缆遭受过大拉力后损伤断裂,继而引发击穿故障。结合导体生产制造、电缆生产工艺、安装敷设、交接验收和运行维护等环节,提出的针对性预防措施及改进建议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潜在隐患,保障风电场的安全可靠运行。

    2025年06期 v.68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8K]
    [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66 kV及以上高压电缆接地用同轴电缆和接地线选型

    林波;陈翀;余复银;石东杰;

    针对66 kV及以上单芯高压电力电缆接地系统用电缆选择问题,基于GB 50217—201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与行业实践,探讨高压电缆接地用接地线不需要内外半导电屏蔽层及金属屏蔽层的原因。根据高压电缆非绝热状态下金属护层允许短路电流,计算不同非金属护套下导体允许的最小截面积。结果表明,接地电缆中采用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护套的理论允许导体最小截面积要比采用聚乙烯(polyethylene,PE)护套的理论允许导体最小截面积大6%。通过交叉互联接地系统与同轴电缆的协同应用,可同步实现感应电势均衡、施工可靠性提升和运维成本优化。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工程实践,系统探讨接地线选型、交叉互联结构设计及绝缘水平要求,供相关人员参考。

    2025年06期 v.68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4K]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高压电缆蛇形敷设计算分析

    冯涛;陈雅琴;李浩浩;董琦;

    为避免高压电缆运行中轴向力和电动力对电缆的损伤,以220 kV 2 500 mm~2电缆为例,分析计算了电缆蛇形敷设时半蛇形弧节距、蛇形弧幅等参数对轴向力、金属套伸缩应变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蛇形弧幅和半蛇形幅节距对轴向力控制有重要作用。同时,计算了电缆短路时的电动力并进行了电缆夹具布置的校验,通过设置合理的蛇形敷设参数,可以有效吸收轴向力带来的形变。本文可为电缆蛇形敷设和校验提供参考。

    2025年06期 v.68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1K]
    [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电线电缆》2025年专题征稿

    <正>为更好地满足电线电缆专业领域创新发展需求,进一步提高学术成果见刊的时效性,加快科研成果的传播和应用,经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批准,《电线电缆》(CN 31-1392/TM)于2025年1月起由双月刊正式变更为月刊,每月25日出版。同时,为提升期刊的服务能力和质量,《电线电缆》部署了一体化融合出版平台,打造了全新的采编系统、排版系统和发布系统。《电线电缆》官方平台:https://jwc.cwc.net.cn。

    2025年06期 v.68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